自律生活:早起保持全天不困的6个方法
过去,我时常好奇那些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的人,是怎么做到白天一整天都不犯困的?而我偶尔早起一两天,就一直打哈欠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行,无法专注工作。现在,当我开始早起一段时间之后,我好像发现了一些早起不困的小妙招。今天,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早起不困的6个小方法。
01.睡够7~8小时不要相信什么“每天睡4小时就足够”的鬼话,你不是别人,别人的睡眠时长并不一定适合你。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,睡眠的时长都是不一样的,一定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自己每晚要睡多长时间。有研究表明,成年人每晚需要7.5~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时间,睡眠不足或过长,都可能导致第二天精神不佳、犯困,难以集中注意力。对于我来说,睡够7.5小时,就能保证白天全天不困了。因此,大家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睡眠,从而得知自己的睡眠时长多长算最佳。记录晚上睡觉的时间和早上起床的时间,以及白天的精神状态,持续记录一周,就可以知道结果。不用盲目追求“8小时”,而是连续几天记录自然醒来的时间,找到身体真正需要的“睡眠甜蜜点”。https://wxa.wxs.qq.com/tmpl/mh/base_tmpl.html
02.固定作息我们的身体热爱规律,固定睡觉时间,身体才能形成“自动开关”。让你每晚一到点就困,每天早晨不需要闹钟,就自然醒来。如果今天10点睡,明天熬到一两点,作息混乱只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。固定上床睡觉的时间,误差最好不超过30分钟,我一般晚上尽量在12点前入睡。如果白天的事情都忙完了,就23点准时放下手机,如果实在忙不完,我也不会任性熬夜,而是把部分任务留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做。当我固定睡觉时间,我才发现,并没有那么多“十万火急”的事,非得熬夜加班做完。明天天会亮,有时候熬夜的工作效率往往低于早起的工作效率。因此,固定作息时间,并雷打不动的坚持至少一个月,让身体形成强大的记忆。
03.吃一顿营养早餐《精力管理》中提到:“早晨起床时,8~12小时没有进食,即使你并不感到饥饿,血糖水平也在衰退,这时候早餐就显得尤为重要,它不仅能提高血糖水平,还能强力推动机体新陈代谢。”一份合格的早餐应该包含:优质碳水(全麦面包、燕麦、玉米等)提供即时能量,优质蛋白(鸡蛋、牛奶、豆浆等)延长饱腹感,少量优质脂肪(坚果)和蔬菜水果(维生素)。尽量少吃油腻的煎饼油条等纯碳水,防止血糖先飙升后骤降导致疲倦犯困。之前我从来不在乎什么营养均衡,只觉得吃完早餐就OK了。有时候喝白粥,有时候吃炒粉,有时候吃包子,而喝白粥是饿得最快的,基本撑不到中午12点。现在我开始注重营养均衡,每天早起也有时间准备一份营养早餐,只要早餐吃好了,一上午的能量就有了。https://wxa.wxs.qq.com/tmpl/mh/base_tmpl.html
04.养成午休“30分钟”的习惯午后犯困是人体昼夜节律的正常低谷,这时候与其强撑,不如主动午休15~30分钟。值得注意的是:午休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,否则会越睡越困。就算睡不着也没关系,闭目养神一段时间,让眼睛和大脑都放松一下。夏天我一般只需午休10分钟左右,冬天天气冷,午休时间就稍长一些。
05.每天进行适量的微运动 一提到运动,很多人可能就想到了健身房里的挥汗如雨,公园里健步如飞的跑步者。而我今天要说的是“微运动”,不需要去健身房,甚至不需要出门,在室内就能进行这些“微运动”。早起进行10分钟的拉伸、工作间隙起身活动一下肩颈、中午吃饭时间下楼走一走,爬几层楼梯、晚上可以做几个深蹲或平板支撑。这些“微运动”能加速血液循环,给大脑输送更多氧气和能量,瞬间赶走睡意。
06.做好睡前准备有些人想要早睡却如何也睡不着,我一开始也遇到这样的情况,关了手机,闭上眼睛,翻来覆去,硬是从23点拖到1点才睡着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睡前仪式感。首先营造一个昏暗的睡眠环境(关掉所有灯光,怕黑可以留一盏小夜灯);其次减少看屏幕的时间,睡前1小时不看电脑和手机;进行舒缓活动,看看轻松的书、听听轻音乐、冥想专注自己的呼吸。给大脑切换信号:该休息了。我有一个很邪门的方法:就是在睡不着的时候,看一本晦涩难懂的书,因为很不喜欢看,所以经常看不到两页就想睡觉了。大家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,就是平时那些你读不懂,但又特别经典的书,特别适合做睡前读物,翻不到两页你就看不下去了。
写在最后早起不困的秘密,从来不是强迫自己早睡或早起,而是建立一套尊重身体昼夜节律、环环相扣的健康作息系统。从饮食、运动、作息时间等方面进行改变,你也能跟别人一样,做到早睡早起。